7月10日至17日,在夏日的明媚陽光下,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墻畫在六安市霍邱縣河口鎮柏樹林村的墻壁上逐漸浮現,給這個寧靜的村落帶來了全新的生機與活力。這是由滁州學院的學生們發起的以“筆浸墨妙,畫說鄉情”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用藝術的力量美化鄉村環境,同時為學生們提供展示創意、實踐技能的舞臺,將課堂所學知識服務于社會,促進農村的文化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
活動開始前,學校積極在校園內部進行宣傳招集團隊成員,最終本次實踐團隊由七名美術與設計學院學子與一名教育科學學院學子組成。實踐團隊組成后,團隊隊長提前與村委會進行溝通,明確團隊進村的任務,確定團隊實踐的主題以及團隊活動進行的時間。
在充分的前期準備后,隊員們帶著畫筆和顏料走進了河口村,他們不僅帶來了藝術,更帶來了青春的熱情和創造力。在為期十日的活動中,隊員們與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文化需求,力圖使墻畫內容貼近村民的內心,反映出村莊的歷史文化與自然風貌。以丙烯、畫筆為材料,一筆一畫細心勾勒,打造當地一處新景觀。
設計草圖的過程中,隊員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內容涵蓋了四季變換的自然風光、中國的優秀傳統美德、農耕文化的辛勤付出以及對于鄉村未來發展的希望等主題。每一幅設計都經過了小組內部的討論和反復修改,力求完美地融入鄉村的環境,并最終獲得了村委會的認可。
隨著創作的逐步推進,實踐團隊遇到了許多的挑戰——難以覆蓋的舊墻繪、夏季的烈日、突如其來的暴雨、墻面的凹凸不平,甚至是偶爾出現的顏料問題都是隊員們需要克服的困難,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們創作的熱情。他們利用專業知識巧妙解決遇到的問題,將一道道難題轉化為完成作品的動力,令一面面墻壁變得生動起來。放眼看自然,執筆繪自然,在山川草木間創作的圖畫,融入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也勾勒出美麗鄉村的嶄新圖景。
村民們對于這群充滿激情與創造力的“畫家”們充滿了好奇和熱情,他們不僅提供物資支持,還主動參與到創作過程中來。孩子們好奇地圍觀,老人們分享著村莊的故事并且熱情地拿出板凳,邀請隊員們一起吃西瓜。這樣的場景,不僅拉近了隊員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更促進了城鄉之間的文化交流。
在短短的十天時間里,一面面色彩斑斕、主題鮮明的墻畫呈現在村民眼前,從清晨的田野晨曲到晌午的炊煙裊裊,從生機勃勃的綠水青山到姹紫嫣紅的花朵翩翩,從辛勤的農耕場景到孩童的嬉戲畫面,每一幅作品都講述著一個關于鄉村美、日常樂、發展夢的故事。
隊員們的作品不僅提升了村莊的整體環境,還給村民帶去了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這些墻畫成為了一種新的文化符號,引領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了他們對美好家園的熱愛與自豪感。
活動結束后,實踐團隊邀請村委會成員以及村民們來到村口處對于墻繪成果進行驗收,村委會代表以及村民們紛紛向隊員們表示感謝。其中,村委會主任表示,這些墻繪顯著提升了村莊的對外形象,成為吸引游客的新亮點,也給村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
他代表全體村民對實踐團隊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并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合作項目,讓藝術持續為鄉村振興添彩。
此次“三下鄉”墻繪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繪畫行為,更是一次文化與藝術的深刻交流,是滁州學院青年學生與鄉村土地的親密接觸,也是對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得以將藝術才能運用于實際,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讓自己在實踐中成長,收獲了寶貴的人生經驗。(作者:韋時玉、殷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