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信用債市場穩步發展,體量躍居全球前列,成為規模型實體企業直接融資的第一渠道,在服務實體經濟、傳導貨幣政策、優化融資格局等方面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是主流金融機構開展綜合融資的戰略級賽道。
11月,中信銀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承銷領跑全市場,率先邁過年度承銷8,000億大關,成為國內金融史首家達此成就的金融機構,這也是該行繼2021年領銜首破7,000億后,時隔三年再次刷新債市紀錄。
時間是常量,也是奮進者的變量。三年砥礪,從“7”到“8”,“量”的提級只是結果和表征,更重要的是背后“質”的進位。向上之路道阻且長,中信銀行堅守金融本源,統籌兼顧資源配置實效性、經濟輻射廣譜性、時代擔當自覺性和價值輸出多元性,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煌煌正道之上,已然積微成著、積厚成勢。
資源配置更“向實處落”,“量、價、期”全方位優化
信用債市場就體量而言已是我國“直接融資主板”,對企業融資的規模、成本、期限等都具有優化功能。中信銀行深刻把握信用債融資功能屬性,努力在更多維度、更深層次上實現實體經濟與金融資源的更優匹配。
“量”的維度精準直達,2021年至今中信銀行累計承銷公司信用類債券超過3萬億,年承銷額連續四年超7,000億,超過70%的資金精準流向戰略新興、先進制造、綠色環保、鄉村振興、保障安居等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有力支撐經濟動能轉換;“價”的維度降本增效,近三年承銷債券平均利率為2.98%,低于同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近120BP,以此參照節約企業融資成本260億;“期”的維度結構優化,今年承銷中長期產品加權期限3.5年,較去年同期顯著拉長1.42年,以長期穩定的債務資本激發有效需求,暢通經濟循環。
經濟輻射更“向寬處行”,服務覆蓋邁向廣度和深度
債券融資對于企業財務規范、信息披露等方面成熟度的要求更高,企業登陸債市需要主承銷商居中統籌、鋪路搭橋。中信銀行不執于“規模情結”,而是堅持“長期主義”,扎實鍛造領先的業務體系和專業化團隊,力求在“拓廣度、掘深度”上引領市場,不斷擴大債券融資的輻射半徑和普惠程度,實現客戶總數、首發企業、牽頭項目、區域觸達、民企支持等方面的多維度領先。
2022年至今,中信銀行累計承銷服務客戶超1,300家,債市客戶覆蓋度約45%,其中輔導近150家發行人在銀行間市場首發亮相,牽頭承銷項目超2,400支,有效覆蓋全國所有發債省級行政區。在支持民營經濟方面,中信銀行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精準發揮債券融資“第二支箭”作用,2022年起累計承銷民企債券超1,300億,大幅領先所有金融機構,今年7月牽頭承銷全國首批民企資產擔保債務融資工具,打開民企債市融資新局面。
時代擔當更“向高處立”,科技金融走在市場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6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金融作為國之重器,必然要有“重器”的擔當,在大國博弈風云激蕩的大變局時代,扛起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擔”。
弄潮兒向濤頭立。作為一家吃“改革飯”、打“創新牌”發展起來的國有金融機構,中信銀行舉全行之力深耕科技金融,2022年成立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和體制機制創新,特別是整合集團“金融全牌照”力量,搭建起“股-貸-債-保”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具體到“債”,中信銀行近年躬耕不輟,以先行者之姿激活“一池春水”,連續落地主體、用途、混合“三首批”科創票據全國示范項目。一方面引“源頭活水”,助推更多優質科技企業叩開債市大門,另一方面育“耐心資本”,將長久期債券資金向科技領域股權投資、基金出資導流,累計支持科技企業和科技用途債券發行超1,700億,位列市場第一梯隊,為“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注入強勁的債市動能。
價值輸出更“向深處進”,過硬能力鋪就“護城河”
近年來中信銀行牢固樹立“價值銀行”理念,以客戶為中心,統籌資源配置和服務優勢,陪伴客戶成長,輸出多元價值。這一理念在債券服務領域也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以市場化發行創造“資源聚合價值”。中信銀行把發行定價能力作為債券服務的“壓箱底”本領勤修苦練,通過精準研判市場走勢,深度觸達并統籌渠道和終端資源,孜孜以求為客戶節約融資成本。在對發行能力要求更高的中長期債券領域,中信銀行連續四年承銷規模領跑全市場,超長期債和永續債也穩居市場前列。
以集團軍作戰創造“生態延拓價值”。中信銀行在債券市場不是“單兵作戰”,而是“方陣前進”。集團旗下各機構多線并進、相輔相成,在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金融債、ABS、境外債、可轉債等主流賽道全面領跑,能夠如臂使指、集成發力,攜手為企業提供“境內+境外”“銀行間+交易所”“承銷+投資+交易+存續管理”的全場景、全鏈條融資安排。
信用債市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基石,關系建設金融強國之全局,商業銀行應有所作為,也大有可為。中信銀行作為信用債綜合融資領軍機構,必將化里程碑高度為再出發勢能,堅決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實體經濟共振,與時代步伐共進,在走好走實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征程上,貢獻中信智慧和中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