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大稻埕》在故事敘述上的引人入勝,以角色的心路歷程,烘襯大時代的跌宕變遷,在在顯得舉重若輕,是一齣“好看的好戲“。
所謂“旗艦“,所謂“指標“,像《紫色大稻埕》這樣格局恢宏,制作嚴謹,角色繁多,情節篇幅浩瀚的所謂“磅礡大戲“,他的成功與否?意義不僅只他一齣戲的成就,同時還足以展示一個影劇市場在技術、藝術的實力現況,還足以標示為一個戲劇制作環境的“里程碑“。不論是內容的精神,或者拍攝過程方方面面的精緻用心,意義都是非比尋常的。
然而,戲還是拍來給人看的,倘若因為主題設定的曲高和寡,因為創作風格跟普羅大眾欣賞的“習慣“拉開明顯的距離,以致讓觀眾追戲的熱情“冷卻“了,那么,一切用心變成孤芳自賞,結局就尷尬了。彌足幸運的是,“治大國者,若烹小鮮“,越是大格局大視野大精神的“史詩劇“,越是應該從細處著墨,從人味深耕;人味,不只是戲味,還是共鳴。這一點,《紫色大稻埕》做到了。
主軸工整,細節雕琢,人物鮮活,情韻盎然。《紫色大稻埕》在故事敘述上的引人入勝,以角色的心路歷程,烘襯大時代的跌宕變遷,在在顯得舉重若輕,是一齣“好看的好戲“,是一個“完成度VS.真誠度“、“文學性VS.電影感“皆臻于成熟的不容錯過的動人作品。
《紫色大稻埕》的“戲味十足“,這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戲味,來自人味。人味一濃,戲的溫度也有了,情感也有了,看戲的人要想不“入戲“,也難。對現代的一般觀眾來說,“100年前“的時空背景,是遙遠的,“100年前,身為臺灣人的榮光與迷惘“,是遙遠的,“對于美術的狂熱“,也是遙遠的,但就因為這股濃冽如茶的自骨子里直接透出來的“人味“,這些“遙遠“,便也紛紛逼近眼前,可以觸摸,理解,并且進一步體會,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