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像個無形殺手,先前多沒有明顯征兆,等到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察覺到時,往往已經出現半邊肢體無力、說話不清、吞嚥困難或是暈眩、步伐不穩、突然視力模糊等病征。不僅如此,有些人發生中風后,其癥狀還會在24小時內消失,即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s),又稱小中風。患者往往認為癥狀已經解除,就不予理會。但暫時性腦缺血不但可以視為是中風的警訊,醫界亦已主張將暫時性腦缺血視為中風處置。
《The Lancet》刊登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后立即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可將隨后發生大中風(major stroke)的風險最多減少80%。目前發生小中風的病患,通常是被送往醫院后,才服用阿斯匹靈;然而研究團隊發現若病人在小中風發生后,在家里就立刻吞下阿斯匹靈,其帶來的效益會更為明顯。
研究團隊分析56,000位受試者的數據,發現在小中風發生后立即吞下阿斯匹靈,可將近期發生致死性中風的風險減少70-80%。作者表示,發生過小中風的病人,近期內出現大中風的平均機率約是一般人的1,000倍。而根據研究成果,醫生在懷疑病人可能出現小中風時,即應立即給予阿斯匹靈治療,而不要等到相關評估數據出來,確定病癥后才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