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刷牙了沒?“、“你一天總共刷幾次牙?“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養成良好且固定的口腔衛生習慣,才不會導致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但現在Harvard大學有個最新發現,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不僅能維持口腔健康,還能降低腸癌的發生機率,研究刊登在《細胞生長與微生物期刊》(Cell Growth and Microbe)。
美國Harvard大學和以色列Hebrew大學共同做了一個研究,他們從人類細胞和小老鼠的身上去觀察,發現口腔中一種和牙周病有關的細菌,可能會在牙齦出血時,隨著血流順勢流到腸道內,并可能引發癌癥。
至于是什么細菌導致這樣的結果呢?研究人員表示,是一種名叫具核酸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的細菌,經常存在于人類的口腔中,很少出現在健康的腸道中;不過卻能在腸癌病變的組織中發現具核酸桿菌,因此,研究人員想找出具核酸桿菌是透過什么管道到達腸道中。
人類和老鼠的實驗解開了這個疑惑,原來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或是罹患了牙周病,導致具核酸桿菌隨著血流,透過血液循環到達腸道。當細菌進入血液中,會刺激免疫系統,導致血管內壁發炎、變窄,進而引發癌癥病毒或是讓原有的腫瘤更加惡化。
這個研究結果,除了告訴大眾要加強口腔衛生習慣、確實刷牙之外,也有助于研發治療腸癌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