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干眼患者約有3.6億人,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患干眼①。伴隨著“讀屏”時代到來,以及不良的用眼環境與行為習慣,干眼發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現年輕化趨勢。
我國干眼患者已達3.6億,超9成經常使用視頻終端者有干眼
干眼是由多類原因造成淚液質或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是一種現代人的高發眼病。據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指出,我國干眼發病率為21%—30%②,已成為繼近視眼之后又一國民眼健康問題。
“干眼常見的癥狀是眼睛有異物感、干澀感、疼痛感以及疲勞感。”中國醫師協會眼表與干眼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紹偉教授介紹,隨著互聯網、手機等的發展,由視頻終端造成的干眼,在中青年群體(甚至青少年兒童)中越來越多。干眼患者人數每年新增10%③,經常使用視頻終端者干眼發病率高達93%④。
干眼主要分為3種類型:水液缺乏(缺水)型,蒸發過強(缺油)型、混合型(水油都缺乏),由瞼板腺功能障礙導致的蒸發過強(缺油)型干眼尤為常見。
“這跟現代人過度依賴電子產品息息相關。”合肥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眼表科專家謝道勝主任解釋道,當人們緊盯電子屏幕時,眼睛會一眨不眨進入“專注”狀態,不自覺減少眨眼次數,瞼板腺分泌的脂質就會減少。此外,如果人們“不完全眨眼”,即每次眨眼,不能完全覆蓋整個角膜,致使眨眼質量下降時,脂質排出的力度不夠,也會減少脂質的分泌。由于缺乏脂質的保護,淚膜穩定性減弱,淚液蒸發加劇,導致干眼發生。
“盡管發病率高、人群廣,但許多人不知道‘干眼’是病,沒有就醫意識。”謝道勝主任指出,由于認知不足,不少患者因延誤治療致重度干眼,而重度干眼因干燥致眼睛反復炎癥,角膜遭到破壞,透明度逐漸降低,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以干眼診療門診為核心,愛爾眼科搭建干眼慢病防控體系
與青光眼、視網膜變性等疾病一樣,干眼屬于眼科慢性疾病,影響患者的視覺質量、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工作效率,需長期、規范治療。有研究顯示,中重度患者平均治療周期6-12個月,重度患者治療達48個月甚至更長⑤。
“干眼致病原因復雜,除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外,精神心理因素、環境污染、全身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發干眼。”謝道勝主任指出,在干眼的診斷中,準確區分干眼類型的“對癥下藥”非常重要。
參考資料:
①新華網:“干眼”!規范名稱確定,《中國干眼專家共識:定義及分類(2020年)》發布http://www.sh.xinhuanet.com/2020-06/23/c_139158721.htm
②黎穎莉,劉祖國,鄧應平,等干眼臨床診療的新認識及研究的新方向[J]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20,38 (03): 161-164.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20.03.001
③臺海網:干眼癥患者每年增加10%http://m.taihainet.com/news/xmnews/shms/2011-03-23/666215.html
④劉祖國,干眼[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⑤劉祖國.干眼的臨床診斷與治療亟待規范化和精細化[J].中華眼科雜志,2017;53(9):6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