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文嘉棋博士共同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新品種的似鳥恐龍“滕氏嘉年華龍”的研究成果。
據報導,“滕氏嘉年華龍”屬“傷齒龍類”恐龍,與“似鳥恐龍”及“馳龍類”均是鳥類最近的近親。文嘉棋表示,“傷齒龍類”與“馳龍類”恐龍都是“似鳥恐龍”,與鳥類有著最近的共同祖先,正如人類與黑猩猩及倭黑猩猩有著最近的共同祖先一樣。
“滕氏嘉年華龍”身長1公尺,重約2.5公斤,外形像一只長尾雞,生活在約1.25億年前的溫帶環境中。“滕氏嘉年華龍”在遼寧省的白菜溝被發現,白菜溝是熱河生物群化石的挖掘點,是世界知名的“帶羽毛恐龍曾經棲息的古生態系統。
“滕氏嘉年華龍”的前肢、后肢和尾部均長有大型羽毛,尾部的羽毛有類似葉狀的排列,與具重要指標性的早期長尾鳥類“始祖鳥”十分類似,顯示這特征在早期鳥類和與其關系密切的似鳥恐龍中相對普遍。
文嘉棋指出,這次發現重要之處是在于,“滕氏嘉年華龍”擁有不對稱的羽毛結構,不對稱的羽毛結構與鳥類具備飛行能力有密切關系,是首次在“傷齒龍類”似鳥恐龍中,發現具有與空氣動力學相關羽毛結構的物種。不過,目前仍然不能下結論“滕氏嘉年華龍”是否具備飛行能力。
研究又發現,“滕氏嘉年華龍”代表了“傷齒龍類”演化中一個重要的過渡形態,透過比較其他“傷齒龍類”恐龍,發現“滕氏嘉年華龍”和另一種“傷齒龍類”恐龍都經歷過“模塊式演化”,即身體骨骼的某些部分可以獨立演化,而不影響身體其他部分,例如“滕氏嘉年華龍”的前肢和腰部,比較接近原始的“傷齒龍類”,它的頭骨和后肢則更類似于后期的“傷齒龍類”。這些新資訊顯示,較小的恐龍類群也經歷過“模塊式演化”,有助科學家了解這些動物與它們的鳥類近親如何演化。
“滕氏嘉年華龍”收藏于中國遼寧省的大連星海博物館,它的種名“滕氏”以博物館館長滕芳芳命名,感謝她妥善保存了這件獨特的標本,供日后的科學研究。這次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還有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Philip Currie教授。
今年2月文嘉棋與合作伙伴于《自然通訊》發表,利用雷射誘導螢光技術,重塑一只帶羽毛恐龍首個詳細身體輪廓,是首次有古生物學家根據恐龍骨肉軟組織,準確重塑其輪廓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