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及端午節,在大眾的普遍認知中,就必定與屈原扯上關系,甚示吃糉子都是為了紀念他投江自盡,但對于端午節的由來,原來有其他的說法,多個跟端午節有關“冷知識“,大家亦有可能從未聽過。
端午節其實并非只是“紀念屈原日“,有不少學者指出端午節早過屈原身處的戰國時期已經存在,而且有多個說法。據知,端午源于遠古的周朝,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舉行的圖騰祭活動;同時與節氣亦有關系。
至于端午節吃糉子,有說并非為紀念屈原。糉子又稱“角黍“、“筒糉“,由糉子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有說法認為早于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到了晉代,糉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中,已記載著人們在夏至要吃糉子習俗。
另據天文年歷顯示,從2010年至2027年,今年的端午節來得最早。這個“紀錄“要直到2028年才會被打破,當年端午節對應的公歷日期為5月28日。而最遲的端午節公歷日期為6月26日,最早為5月27日,最早與最遲相差近一個月。而這個現象主要與農歷閏月有關。
有學者指出,端午節即農歷五月初五,被古人形容為“惡月惡日“、“五毒盡出“瘟疫盛行的日子,所以才有各種求平安等習俗。端午節有可能是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日,類似現代的“公共衛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