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致癌因素分為4個等級,即一類致癌、二類可能致癌、三類未知和四類可能不致癌四個級別。咸魚本身富含蛋白質,故在制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亞硝酸胺,人體進食后會與胃液中的亞硝酸鹽合成N-亞硝基化合物,從而產生基因毒性物質,增加患癌風險。
不過,專家表示,致癌物分類是以致癌的證據確鑿程度為依據,級別愈高代表致癌證據愈明確,不代表吃了就會罹癌,不吃就一定倖免,建議饕客不要多吃咸魚,或減少食用頻率,并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加速食物通過在腸道,減少亞硝基化合物的重覆吸收,影響就會減少。
醫生指出,已有研究表明吃咸魚和患上鼻咽癌、食道癌、胃癌有因果關系,且年齡越小,食用量愈大、頻率愈高,患以上3類癌癥的風險亦愈大。但醫生同時指出,大家不必對此過分恐慌,若一個月只吃咸魚兩三次,每次不吃太多問題就不大,且亦可以同時多攝入膳食纖維,加速食物在腸道內通過,縮短停留時間,從而減少亞硝基化合物的吸收,“總體來說,腫瘤的發生還是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