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江北港區(qū)專用線:藕山站、老灣站、老洲站、銅陵江北站。
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市發(fā)改委(鐵路辦)牽頭編制的《銅陵市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guī)劃》,成為引領“十三五”期間我市鐵路建設的行動指南;市發(fā)改委(鐵路辦)謀劃的“一橋三路一線網”系列重點項目、逾500億元的投資,將推動我市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邁向多層次、一體化,實現外聯內暢目標……
線網規(guī)劃:精心繪就美好藍圖
“十二五”期間,我市在已有寧銅鐵路,銅九鐵路的基礎上,經過爭取,京福高鐵穿境而過并與寧安高鐵交匯互通,廬銅鐵路正式開工建設。客運上方便了市民出行,貨運上提升了運載能力,對提升我市形象、促進經濟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大眾興奮的余溫未退,新的項目接踵而至!市發(fā)改委(鐵路辦)認真研究國家宏觀政策,結合我市鐵路現狀,本著“外聯內暢”的指導思想,超前謀劃重大鐵路基礎設施項目,“一橋三路一線網”逐步撩開了面紗。一橋:即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三路:即合廬銅客貨鐵路、銅樅宜市域鐵路、銅九黃城際鐵路;一線網:即銅陵市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guī)劃,總投資將超過500億元。
市發(fā)改委副主任、鐵路辦主任何成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這些重大項目謀劃的過程中,恰逢行政區(qū)劃調整,樅陽縣劃歸銅陵管轄,“一橋三路”項目建設可以實現市區(qū)和樅陽縣的快速出行及人員融合、加速發(fā)展,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城市的聯通等。2016年9月,市發(fā)改委(鐵路辦)牽頭編制《銅陵市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guī)劃》,規(guī)劃在深入分析銅陵綜合交通發(fā)展成效和面臨形勢的基礎上,提出銅陵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發(fā)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未來我市鐵路建設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普通干線鐵路為重點,規(guī)劃年度內北沿江高鐵、池黃鐵路等路網干線工程將相繼建成完工,合廬銅(池)區(qū)域城際鐵路、銅陵江北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南北貨運環(huán)線建設完成,地區(qū)作業(yè)站遷建至鐘鳴站。擬建工程完工后,寧安高鐵和北沿江高鐵分別從長江兩岸自東向西引入地區(qū),合福高鐵從市區(qū)東側穿行,銅(陵)九(華山)聯絡線并行銅九線引入池黃鐵路九華山站,形成“雙十字”型放射性高鐵客網;蕪銅線、銅九線和廬銅線、銅南宣鐵路組成的普速鐵路交叉于城區(qū)東北,形成“十”字形的普速鐵路網;銜接合肥、安慶、黃山、南京、杭州、宣城六個主要方向。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以我市自身的交通出行特征和發(fā)展趨勢為基礎,充分利用既存鐵路改造成市政軌道交通線,促進資源科學利用。規(guī)劃年度內形成覆蓋老城中心區(qū)、東部城區(qū)、南部城區(qū)、江北港新區(qū)和樅陽縣城的“環(huán)+放射”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線網總長212.7公里,由4條線路組成。其中,1號線為東西走向,東起合福高鐵銅陵北站,東至樅陽縣城,遠期延伸至安慶,承擔市域范圍內東西向組團間快速交通聯系,串聯銅陵北站、東部城區(qū)、大橋經濟開發(fā)區(qū)、江北港新區(qū)和樅陽縣城,并服務于銅陵站,線路長度92.7公里。2號線西起大通鎮(zhèn),東至鳳凰山景區(qū),承擔江南片區(qū)內主要組團和景區(qū)間的快速交通聯系,串聯大通鎮(zhèn)、橫港片區(qū)、老城中心區(qū)、獅子山片區(qū)、順安片區(qū)和鳳凰山景區(qū),橫港至順安段利用既有鐵路通道,線路長度42.5公里。3號線承擔主城區(qū)至銅陵站和銅陵北站間的快速交通聯系,串聯銅陵站、老城中心區(qū)、天井湖片區(qū)、西湖片區(qū)、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園和銅陵北站,線路全長34.0公里。4號線為樅陽縣城連接浮山景區(qū)和主要鄉(xiāng)鎮(zhèn)的快速軌道交通線路,南起北沿江高鐵樅陽站,經會宮、浮山,接合廬銅城際泥河站,線路全長43.5公里。
據了解,規(guī)劃中的重大項目部分已經開始建設前的準備,銅陵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將徹底解決貨運列車“跑城區(qū)”擾民問題。
合廬銅客貨、銅九黃城際:多方聯手 錦上添花
記者從市發(fā)改委(市鐵辦)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我市鐵路交通實現外聯內暢的目標,我市結合國家鐵路及軌道交通建設布局,謀劃了合廬銅客貨鐵路、銅九黃城際鐵路項目。同時,主動與項目涉及的合肥市、安慶市、池州市以及廬江縣等聯手協調促進項目落地,取得了積極進展。
合廬銅客貨鐵路項目,是我市更好地融入合肥都市圈,利用優(yōu)越的岸線資源,謀劃搭建合銅產業(yè)發(fā)展帶,為合肥市開辟新的通江達海通道,擴容升級合肥都市圈,促進兩市共同發(fā)展的大通道,也為促進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qū)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客線北接合肥市域廬江快線廬江西站,沿G3高速公路北側并行,后經G3公鐵長江大橋接入寧安高鐵接銅陵站,并于梅沖站預留至池州、九華山方向接軌條件,線路全長89.5公里;項目貨線自廬銅線廬江南站東端引出,在泥河接入合廬銅城際,利用城際鐵路,引入老灣港區(qū),線路全長58.7公里(其中新建線路長19.8公里,利用客線38.9公里)。
項目謀劃得到涉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市鐵路辦與合肥市鐵路辦、廬江縣政府、樅陽縣政府及廬銅鐵路公司溝通對接,項目進展較為順利;合肥、銅陵兩市發(fā)改委在省發(fā)改委征求各地關于《安徽省現代鐵路交通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7-2021)》的意見時,都明確提出了將合廬銅客貨鐵路項目納入規(guī)劃中;銅陵、合肥兩市將共同向省政府請求將合廬銅客貨鐵路項目列入安徽省“十三五”鐵路網規(guī)劃;我市委托安徽省綜合交通研究院編制完成了合廬銅客貨鐵路項目的銅陵段預可研工作。
銅九黃城際鐵路項目,是我市連接皖南、贛北、浙西著名景點的快速城際鐵路線,也是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qū)北大門軌道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起點大通站,終點設在九華山機場換乘站,線路全長約13公里,投資約17億元。通過九華山機場換乘站,向南可達九華山、黃山風景區(qū)以及西遞、宏村等皖南風景點;向西與池州市軌道交通無縫銜接,可達池州市區(qū),通過規(guī)劃中的天九黃城際可達天柱山風景區(qū);向北與我市研究中的合廬銅城際銜接,構建北上合肥新通道。項目已于2016年5月完成預可研編制。
目前,鐵路總公司牽頭建設安慶至池州至九華山、黃山風景區(qū)的軌道交通即池黃鐵路,為同時解決九江、武漢西向客流和南京、上海東向客流,設計單位建議同時規(guī)劃建設銅陵站(接寧安高鐵)至九華山的聯絡線。這條聯絡線與我市謀劃的銅九黃城際鐵路項目功能目標基本重合,我市可及時與鐵路總公司、上海鐵路局、省發(fā)改委對接,爭取將銅陵九華山聯絡線納入池黃鐵路進行同步建設。
G3公鐵大橋:一份意外驚喜
銅陵長江大橋,作為八百里皖江第一橋結束了群眾擺渡過江的歷史,天塹變通途;銅陵長江公鐵大橋落成,京福高鐵借此過境,古銅都邁進高鐵時代。如今,又一座公鐵大橋將動工!京臺高速(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給了170萬銅陵人民一個意外的驚喜,這座大橋已經成為街頭巷尾群眾必談的話題。
據了解,在區(qū)劃調整前,這座大橋的建設規(guī)劃還是公路大橋,但樅陽劃歸我市管轄后,通過大橋建設進一步促進市、縣融合,方便市縣群眾出行和拉動經濟發(fā)展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采用軌道交通,最大限度促進南北協調。建設軌道交通就需要鐵路橋,因此G3替代橋采用公鐵合建不僅對新銅陵發(fā)展至關重要,更對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意義重大,是對接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打造合肥都市群的需要,可以助力安池銅城市組群發(fā)展,也是推進皖南國際旅游示范區(qū)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在當前大量跨江橋建設的大背景下,采用公鐵合建,可有效利用過江通道資源。2016年9月開始,我市正式啟動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研究工作。
市發(fā)改委(鐵路辦)牽頭完成了我市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guī)劃編制工作,并通過了專家評審和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為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立項提供依據;經與省發(fā)改委對接,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銅陵至樅陽市域鐵路、銅陵鐵路樞紐貨運外繞線等項目已經納入省“十三五”綜合交通規(guī)劃。根據規(guī)劃, 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將在目前長江大橋上游并行橋位過江,采用四線鐵路八線公路建設標準,工程全長10500米,工程估算投資43億元。
截至目前,G3公鐵大橋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中鐵大橋院已編制完成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預可研報告,已向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做了匯報并獲得原則通過。下一步,我市將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推進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項目建設工作;組建項目法人,負責項目融資、建設和管理工作;明確相關部門責任,積極配合項目法人開展前期工作,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銅樅宜市域鐵路:市縣融合“連心線”
隨著區(qū)劃調整 ,百萬人口的樅陽縣劃歸銅陵市管轄。樅陽縣的發(fā)展,交通基礎設施是最大的“短板”,至今,該縣無鐵路,更不用說高鐵及軌道交通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市發(fā)改委(鐵路辦)在鐵路網規(guī)劃中,統籌考慮市縣融合協調發(fā)展,以超前的眼光謀劃鐵路交通項目建設,銅樅宜市域鐵路項目提上議事日程。
銅樅宜市域鐵路項目,即銅陵市軌道交通一號線,為東西走向,東起合福高鐵銅陵北站,東至樅陽縣城,遠期延伸至安慶,線路長度92.7公里,設站20個,計劃投資約116億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縣許多群眾對銅陵能建設軌道交通線既充滿期待,真心盼望這條“連心線”能夠盡快上馬建設,但從國家批復軌道交通項目的歷程看,這是超大型城市的“標配”,而對人口只有170萬、3000多平方公里的銅陵,估計只是美好的愿望,實現目標“遙不可及”。
但何成龍告訴記者,銅樅宜市域鐵路項目是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立項的重要依據之一,項目謀劃爭取得到了省發(fā)改委的大力支持,安慶市也主動參與配合銅樅宜市域鐵路規(guī)劃建設,并向省發(fā)改委明確提出了將銅樅宜市域鐵路項目列入《安徽省現代鐵路交通體系建設規(guī)劃(2017-2021)》。目前,該項目已納入安徽省“十三五”綜合交通規(guī)劃。
銅樅宜市域鐵路順利納入省“十三五”綜合交通規(guī)劃,為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立項提供支撐,大大加快了項目的前期工作。何成龍說,銅樅宜市域鐵路是實實在在的項目,我市已著手開展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與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同步建設。
謀事在人 成事也在人
只有170萬人口、3008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的銅陵市,繼八百里皖江第一橋后建成了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現在還能再建一座公鐵兩用大橋嗎?人們踏進高鐵時代后,還能坐上軌道交通出行嗎?就在各界將信將疑的目光中,我市上下主動作為、超前謀劃,硬讓“一橋三路”這個看似很難實現的目標即將變成現實,此所謂: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十二五”以來,我市堅持交通先導戰(zhàn)略,舉全市之力支持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高鐵在境內交匯、高速在境內互通,港口建設提速,構建了“對接長三角,輻射皖中南”綜合交通體系,確立了皖中南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使得我市與上海、南京、合肥、武漢等中心城市初步形成復合型通道,與各大中心城市的銜接更便利高效,為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強力支持。